罗彬笔下的山居神韵

侨美文萃 时间:2017-03-24 阅读:
罗彬写生 图文/罗彬 我生长在风景秀美的张家界,从小就钟情于这片风情浓郁的土地,读书、学画、上大学,用笔墨描绘故乡神韵是我一生所求。 白云、远山、乡村、古道、耕牛、草垛、炊烟、吊脚楼……这些远离现代文明的艺术元素,是我创作的主要题材。我一直想把那种原始古朴的土家村寨表现出来,把那种浓悠的生活气息、云雾缭绕的神秘色彩表现出来,把生活在大山里有着幸福和满足感的勤劳、勇敢、纯朴、善良的乡亲表现?




罗彬写生

 


 

图文/罗彬


       我生长在风景秀美的张家界,从小就钟情于这片风情浓郁的土地,读书、学画、上大学,用笔墨描绘故乡神韵是我一生所求。

 




 

       白云、远山、乡村、古道、耕牛、草垛、炊烟、吊脚楼……这些远离现代文明的艺术元素,是我创作的主要题材。我一直想把那种原始古朴的土家村寨表现出来,把那种浓悠的生活气息、云雾缭绕的神秘色彩表现出来,把生活在大山里有着幸福和满足感的勤劳、勇敢、纯朴、善良的乡亲表现出来。更重要的是要借助现实中的山水表现人的生命气息和生存状态,表现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和对艺术的理解,传达一种人与大自然、和谐相生、天人合一的境界。
 

 




     老实为人,稚拙善良是我的天性;执着追求、敢于放下是我的作风。



 

        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。勇于创新,才能创作出精品力作。我每年都要抽出许多时间去乡下写生,一去十天半月,住在农民家里。休息时候围在火坑边和他们拉家常,谈天说地。白天在山里画画,一画就是一整天,中午用干粮充饥。老农知道我怕狗、怕黑,天一刹黑就出去接我们,做一桌子丰盛的菜等着我们。回到农家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累,反而味口大开。这种感觉是我写生创作中最开心、最快乐、最轻松的时刻,忘掉了城市中的一切烦恼,把自己融入到了大自然中,用画笔来表现人世间的真、善、美。当那些真切的田园风光、浓郁乡情呈现在我的眼前时,就会让我想到王维的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的幽雅恬静画面,也让我想到陶渊明的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人生情怀……




        远离城市的喧嚣,享受大自然的宁静是那么的让人向往和留恋,身临其境时是那么的让人激动和陶醉,回到家里后仍然回味无穷……

 



 

         长期坚持写生让我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,也让我走上了现实主义创作之路。所以每当我提起笔来,就有画不完的题材,写不完的趣事,轻松而不觉得累。

       师古人,临古画。只有先走进传统,再走出传统,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,勇于创新,才能中得心源,最终形成自己的画风,找到自己的绘画语言。我一直这么坚持着,加倍努力去不断探索出自己的道路。




 




 

【简介】罗彬,女,土家族,湖南省张家界人,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湖南省女画家协会副主席,北京南海画院院士、研究员,北京红森尚艺画院特聘画家,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特聘教授,张家界荷堂艺术馆特聘画家,张家界市永定区文联党组书记。1989年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设计学院,2005年进修于中国美协首届山水画创作高研班,2007年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,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展览并获奖。部分作品还被《人民日报》、《美术》杂志、《中国书画报》、《解放军画报》刊登。


部分作品获奖情况

2001年山水画《魂系天门》入选中国美协“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展,并在湖南展区获铜奖。

2003年山水画《初日》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。

2005年山水画《峰色秋还好、云容晚更亲》入选中国美协2005年度中国画展。

2006年山水画《田野》在中国美协“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”中国名家暨中国美协首届高研班优秀作品展中获优秀奖。

2006年山水画《天门仙境》入选中国美协黄河“壶口”杯全国中国画提名展。

2006年至2010年,先后在郑州、济南、合肥等地举办联展。

2008年、2013年先后两次在张家界市举办个人绘画作品展。

2012年参加由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、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、中山市美术家协会、中山书画院联合举办的“品墨金风”20人国画联展。

2013年12月参加“中国徐悲鸿画院书画院成立暨当代中国山水画名家邀请展”。

2014年6月应邀参加“中国首届田园山水画邀请展”(江苏海门)。

2014年7月应邀参加“纪念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”百名画家走进红色南梁采风展览活动。


 

摘编自 意鑫堂画友会)

[责任编辑:admin]

[发表评论] [收藏本页]